大学生年平均学分不足30分将被劝退
山东大学近日在校园公布:由于成绩差、学分不达标等原因,368名学生受到成绩警告,97名学生被劝退学。专家认为,对于不合格的学生,高校有权开除,“严进严出”更有利于高校的发展。
本科四年要修完150个学分,但有的学生三年半才完成70多个学分,有的学生缺乏自制力,老师不点名就“逃课”……2011年,春季学期开学后不久,山东大学教务处向149名学生发出了成绩警示,这些学生年平均学分不足30分。如果连续两次收到成绩警示,校方就将劝其退学。
根据这项制度,6名学生前不久已被劝退学。“实行成绩警示和劝退制度的依据是教育部鼓励高校采取切实措施督促学生正常学习、完成学业。这项制度实行前曾在全校范围广泛征求过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山东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柳丽华介绍说,6名被劝退的学生中,有3人赶不上班级学习进度,还有3人出于非学习原因而被劝退学。
“自从2005年开始实行这项制度,每年因学分不够而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几位山东大学毕业年级辅导员告诉记者,一旦受到成绩警示,家长和同学很快便会知道,所在学院还要向学校书面分析和解释该学生成绩差的原因。受到警示和未受到警示的学生都因此加强了自律,抓紧了平时的学习。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一名受到成绩警示的学生告诉记者,成绩警示让他懂得对于一名大学生而言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过度沉迷的。“我下决心把过去落下的学业补回来,不再让关心我的家长和老师们担心,请任课老师多监督。”这名学生说。
成绩警示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比如有受到警示的学生反映,自己对本专业不感兴趣,是家长“逼”着填报这个“热门”志愿的;有的学生坦言自己出了心理问题,听不进老师和同学的劝告;还有学生由于家中突然遭遇变故,影响了期末考试成绩。
山东大学发出149份成绩警示单、劝退6名学生的消息传出后,立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关专家表示,大学实行“严进严出”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但成绩警示和劝退后怎样善待这些学生、保障他们的相关权利是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