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卖猪肉晚上写剧本
“题材是农村苦情剧。”40岁的长春市民金女士说,她与丈夫在亚泰大街与南湖大路交会处一农贸市场经营肉食店。只有高中学历的她,一直有一个文学梦,但直到去年,才有了创作的想法。她说,这个想法与儿子的支持和鼓励有关。
“儿子对我很支持,一直鼓励我写剧本。他还会帮我修改,给我指出哪里该写、哪里不该写。”金女士说,“15岁的儿子从小就喜欢看书,上小学时,他一放假就去新华书店,一整天都不回来。儿子对于书的热爱,给了我很大的写作动力。”
“我平时喜欢看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像《刘老根》、《乡村爱情》都特别爱看。”金女士说,刚开始是喜欢看,逐渐就有了创作的念头。
“白天,我在店里边卖猪肉边构思剧本,儿子在学校上课。晚上,我俩吃饭的时候就开始讨论剧本。因为我儿子看了很多中外名著,可以给我提出很多意见。”金女士说,有一次,她和儿子因为剧本的一个人物设定吵了起来,“我觉得这个人物很重要,但儿子觉得多余,我俩都犟,谁都不认输。后来给儿子气得跑到了同学家。但我和儿子很有默契,有时的想法一说出来,竟然一模一样。”
希望能有人帮他们拍成剧
“店里的生意时好时坏,白天要是生意不好的时候,我就把剧本的片段写在纸上或者修改以前的内容,晚上回去之后再打到电脑上。”金女士说,由于生活压力大,她的丈夫对于写剧本的事不是很支持,“他认为一心一意做生意、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才是当务之急,写剧本太不靠谱了。”
金女士说,为此她曾经想过放弃,但儿子一直鼓励她。后来丈夫看到她对于写作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也就渐渐开始支持了,“现在他都不让我来店里,说你在家好好写得了。”
经过一年的创作,剧本完成了。“我真的特别激动,觉得自己和儿子的劳动终于看到了成果,现在就是希望能有导演赏识,帮我们把它拍成电视剧。”金女士拿着一沓厚厚的剧本说。
剧本的故事梗概是一个农村女子从出生到被寄养别家,从成家到丈夫去世,单身母亲带着一子一女努力打拼,逐渐走出困境的故事。金女士说,剧本的主人公是她的亲属,故事内容是确实发生的。